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政协常委宇如聪:深入推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

2015-03-11 21:26

  中国气象报记者赵晓妮 庄白羽报道 “我们应将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视为驱动科技创新发展、提高未来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予以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在今年两会上表示。

  近年来,大数据在商业、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将云计算作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予以支持。但是,广泛收集数据信息、深入挖掘数据价值的意识还不够强,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及可实施的操作平台还需大力完善。“综合收集和利用好信息,对气象部门乃至国家都非常重要。”宇如聪表示,“气象作为地学中的重要学科,学科发展就是靠数据支撑的,气象事业发展必须依赖数据,特别是做好气象服务更需要综合利用好来自气象及相关领域的大数据。”

  “要用好数据,首先要有数据可用。真正实现各类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便捷获取,是建立数据驱动型科技创新模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相关学科融合发展实现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他建议,应着力加强科学数据共享,比如在出台政府机构数据开放管理规定基础上,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科学数据共享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强化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公共信息和财政资助科研数据的有效供给途径,降低社会公众与同行专家获取和利用数据资源的难度和成本;强化数据共享的评价与监督和激励机制等。

  宇如聪认为,应建立大数据科研服务平台,帮助气象、海洋、天文、医学等有大数据处理需求的学科领域科学家有效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数据,同时加强现有存储和计算等基础条件设施的开放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健全基础设施使用效益评价评估体系。

  就气象工作而言,“数据是现代气象最重要的基础支撑。”宇如聪告诉记者,建立完善的数据支撑平台是气象科技创新和提高预报服务水平最重要的基础工作。“由于气象问题的复杂性,气象预报准确率总是相对的。但气象工作者总是既要追求尽可能准确的预报结果,又要追求基于相对准确的预报结果去实现满意的气象服务。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要有尽可能完备的气象及相关领域资料和信息传输系统,能充分地快速地获取和用好各种资料和信息。同时,还要不断深入挖掘存在观测资料中的高端信息,整体提高气象预报服务的科技含量。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对数据的高度敏感性。”他说,“任何数据都有误差和不确定性,需要提高使用能力,而不是一看数据有误差和不确定就弃之不用。”

  “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从大量原始数据中发现重要信息,‘大数据’被认为有可能成为继实验科学、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之后的第四种科研范式。”宇如聪说,要让更多科学家充分认识到数据在推动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还需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此外,他呼吁应加强数据相关人才的培养。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7:30
 联系方式
冯先生:18910841172
邮箱:fengyq@fw121.com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