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农业科技报》:大数据时代精细化气象渐成燎原之势

2014-08-04 13:57

《中国科学报》记者 贺春禄
   大数据和云计算使得气象数据可与更多的行业数据、营销数据很好地融合,打破了行业壁垒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诸如墨迹天气等免费天气信息查询软件开始迅速走红。大家在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时候会发现,除了气温之外,用户还可以知晓紫外线指数、感冒指数、晨练指数、洗车指数等气象信息——这就是精细化气象服务的体现之一。不过,精细化气象服务一词对于普通人而言,仍然是一知半解的名词。实际上,发达国家精细化气象服务已发展的非常成熟,为许多行业提供了精准的气象数据服务。相较之下,中国的精细化商业化气象服务市场仍未真正起步。随着近年来大数据的兴起,中国精细化气象服务有望形成燎原之势,真正实现气象数据应有的价值。
“两张皮”现象普遍
   得益于近年来对气象观测能力、运算处理能力和模式算法研发的投入,我国精细化气象预报和服务能力如今的确已经有了较大提升。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海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以气象部门为主体的气象信息服务体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旺盛的社会需求。在他看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已经成为新时期气象信息服务转型的必然趋势。
   在这种趋势之下,作为国内第一家民营商业化气象服务公司,富景天策(北京)气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富景天策)在推动气象服务市场化中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很多行业都需要精细化的气象信息产品,以前的气象信息服务大多只是将气象的监测和预报产品提供给用户,由用户自己去综合使用和研判,这显然只是做到了数据服务产业链中的局部。

以农业领域为例,目前的涉农气象服务对农业具体对象的需求了解有限,而农业种类多、品种差异大,“气象服务所提供的面上的东西更多一些。”富景天策总经理张勇说。“这样导致‘两张皮’现象比较普遍,使得宝贵的气象信息不但没能发挥应有的价值,而且造成服务成本高且效率低下。气象服务的产业生态环境一直没有很好地建立,全国气象服务市场规模因此难以快速发展。”李海胜说。与此同时,气象预报还往往只提供宏观层面的数据,涉及微观如某乡、某村和高时间分辨率的数据非常之少。
大数据提供有力支撑
   就在各行业对精细化气象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之际,令人欣喜的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高性能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气象服务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李海胜指出,大数据和云计算使得气象数据可与更多的行业数据、营销数据很好地融合,打破了行业壁垒,体现出单一数据无法表达的价值和效益。
   同时,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概念及其应用的发展之下,未来我国精细化气象预报的准确性还将不断提升,精细化气象服务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未来我国气象服务将呈现分众化精准服务的趋势,需要有更多关注行业、关注细节的服务企业来发挥更好的作用,也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和产业创新。”李海胜说。
抢占市场
   显然,中国气象服务行业已经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纷纷抢滩占据制高点。

今年5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阿里云不仅将为中国气象局提供云计算服务,而且还将共同搭建“中国气象专业服务云”,向有气象数据需求的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云计算服务。
   李海胜指出,通过上述气象数据和阿里的电商数据的融合分析,可以找到企业经营的天气风险和市场商机。
   记者还从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维艾思)了解到,目前该公司已经着手开展数据融合和精细化气象服务应用方面的工作,建立了专业气象服务云平台。
   比如维艾思与拥有路况信息的企业合作,为物流公司提供气象预报、道路气象预警及延误指数服务等信息,优化物流配置;向互联网电商用户提供中、长期的预报预测,帮助季节性产品的生产商及零售商制定短期或者长期的营销计划等等。
   富景天策公司在大数据与云平台的基础上,研发的智慧园丁和天策商机产品目前已经获得较好的市场反馈。
障碍仍不少
   毋庸置疑,我国精细化气象服务行业的总体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不过,发展路上的障碍仍然不容小觑。张勇指出,如何让气象数据和各行业数据实现共享和融合难度不小。
   一些人士也表示,精细化服务的价值体现在与行业数据结合之上,而且融合技术需要对气象数据及行业都较为了解的专业数据分析人员才能完成。
   据了解,国外为实现气象数据的融合与共享,往往会建立国家级机构的数据共享平台,而我国则缺乏相应的平台机构。“而且,我国用户付费使用气象信息的意识还比较薄弱,这也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张勇说。同时,中国精细化气象服务的准确性仍然待提高。“我国气象服务社会化进程中还面对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从政策制定、人才队伍培养、服务质量监督、天气风险管理研究等方面着手,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企业安全风险的意识提高都是长期需要重视的问题。”李海胜总结道。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7:30
 联系方式
冯先生:18910841172
邮箱:fengyq@fw121.com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